你的保險公司健康嗎?會被接管或甚至倒閉嗎?
2015-12-15
保險資本適足率
金管會宣布 接管朝陽人壽以及標售引發抗爭的新聞讓許多人又開始注意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其實保險公司被接管、併購的情況時有所聞。像是
國華人壽10年前爆發掏空案,五度要求金管會延長接管,最終被全球人壽併購。
民國104年幸福人壽及國寶人壽在議價過後,被國泰人壽併購 。
民國105年元旦起中國信託人壽與台灣人壽合併
金管會依市場狀況適時介入,運用安定基金穩定保險市場;並與保險公司溝通,希望保險公司承諾原保戶的權益不受損。那保險市場的監督管理者-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如何評斷插手介入自由市場呢?
目前以「保險資本適足率」來判斷
保險資本適足率 =(自有資本總額/風險資本)× 100%
也就是保險公司確定擁有的資本與風險資本的比率。可以想成,保險公司所擁有的財富(動產、不動產)是風險資本(投資、借貸)的幾倍,風險資本數據實際運算複雜,不是產業內的人士不太容易懂,不過沒關係,可以到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看各家保險公司公開數據
民國105年起金管會修正為新制
調整原有級距。
要求保險公司提供具體的資本適足率。
未來在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低於50%、尚未虧損前,金管會可要求保險公司提出改善方案並強制接管。
新制級距
資本適足:大於200%
資本不足:150 ~ 200%
資本顯著不足:50%~150%
資本嚴重不足: 小於 50% (金管會強制介入,保護消費者權益)
105年度上半年 資本適足組:
以上這23家保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皆超過200%,每持有風險性的一塊錢,這些公司就準備超過兩塊錢來因應可能發生的風險,105上半年,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是在此區間內。
105年度上半年 資本嚴重不足組:
朝陽人壽-255%
屬於此組的有被金管會接管的朝陽人壽,另,已經易主的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及中國信託人壽,因為合併入新公司所以無法列在表中。
新制上路,才能顯示保險公司真正的「健康狀況」
以朝陽人壽所在的級距來說,舊制的資訊,只會顯示資本適足率低於150%,但實際上早在104下半年度朝陽人壽的資本適足率已低於50%,且淨值為負,新制上路後要求保險公司提供具體的資本適足率,-255%的資本適足率,讓保戶們清楚了解保險公司狀況。
提早預防,避免金管會動用保險安定基金來賠付
過去金管會皆是在保險公司虧損的情況下才接管,沒能即時預防,只做緊急善後,統計金管會已賠付超過1,000億元來協助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並穩定保險市場。改為新制後金管會可以在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低於50%、尚未虧損前,要求提出改善方案並強制接管。
資本適足率優缺點
優點:容易判斷
藉由資本適足率,保戶及金管會能夠評斷保險公司所擁有的資本風險,人人都怕投保的保險公司被併購,傷害到權益;金管會也能適時介入自由市場,避免市場波動。
缺點:非即時性
金管會要求保險公司每半年度須提供資本適足率,但每半年才更新的數據,沒有辦法顯示當下的狀況,以金融及保險市場的快速變動情況來說,資本適足率是相對落後的指標。
缺點:變動性大
資本適足率為—自有資本總額/風險資本的比率,也表示每家公司的比較基準不同,擁有同樣的資本適足率,大型保險公司的自有資本額可能是小型保險公司好幾倍;小型保險公司在面對過低資本適足率時,常會辦理增資,在短期內快速提高資本適足率,如上文提及的宏泰人壽,但實際的改善成果還需時間考驗。
結論
透過資本適足率可以讓我們快速了解保險公司的風險性,保險公司健不健康、會不會突然易主經營,是保戶在選擇保險公司時可參考的重要指標,同時,資本適足率也是目前金管會觀測保險市場的重要指標。
2017年6月29日星期四
11萬人過億的資產都在做海外資產配置
11萬人過億的資產都在做海外資產配置 有錢人都在做海外資產配置,2025年中國信託最新的統計,大概有11萬人淨資產已經超過1億,其中有76%都在做海外的資產配置,主要的地區呢,有我們熟知的美國、中國、新加坡、香港、日本,為什麼他們都不把錢留在臺灣? 那當然第一個首先就是風險過於...
-
【節稅傳承:善用保險】 《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財富保障」取代「創造更多財富」成首要財富目標。 「富人都這麼有麼有錢了即使生病或發生意外也足夠應付還買ㄧ大堆保險幹什麼?」對於百萬保單頻頻出現,人們曾有疑惑。富人顯然不是傻子,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
-
2019-04-06 由 戰爭新視界 發表于 歷史 戰爭新視界,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 70億美元黃金的秘密轉移——關乎英國國運的「魚雷行動」 在世界史上,有這樣一次秘密行動,一個國家將自己大量的黃金與證券,跨越五千多公里,不僅要面對氣候變化無常的大西洋,還要...
-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專門提供有關信用評級、風險評估管理、指數編制、投資分析研究、資料處理和價值評估等重要資訊。成立一百四十多年以來,標準普爾一直扮演著市場領導者的專業角色,其所提供的各項參考指標,更是廣大投資者進...